《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-基于信創體系的智慧教育(2022)》發布
百年大計,教育為本。未來的產業結構決定了未來的人才結構;反之,未來的人才結構也決定了未來的產業結構。教育需要面向未來,為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合格的人才是教育之根本目的。
世界政治經濟格局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。傳統的國際分工和供應鏈安全正在被重塑。如何建立起自主可控的中國技術體系,保證供應鏈和產業鏈的安全,實現科技自立自強,是擺在中國產業界和教育界面前共同的課題。從技術架構和技術體系來看,信息技術發展正在新的技術架構下形成新的技術體系,中國的產業界和教育界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,實現信息技術應用創新(信創)下的“升級替代”。即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技術架構體系和模式下,構建創新的中國技術體系。
教育作為一個特殊的行業,在信創中起著非常獨特的作用。教育信創技術首先要考慮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,國產芯片、操作系統和數據庫是構成信創技術體系的三個主要支柱。
本著不是“簡單替代”,而是“升級替代”的理念,教育機構的信創技術體系應該優先采用云計算、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架構和技術體系,在基礎架構方面要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的軟件定義、分布式計算和彈性擴展等特點,以資源池方式,實現“單機低性能,但整體高可用”的計算模式,也就是實現計算模式從單機的縱向擴展到跨單機的橫向擴展。
在創新應用方面,要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、物聯網等隨時連接、數據驅動和實時互動等特點,以豐富多彩的移動應用和物聯網應用驅動場景變革,從而真正實現“把數據作為生產要素”的數字化轉型目的。
《2022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-基于信創體系的智慧教育》(以下簡稱《白皮書》)提出了智慧教育的架構框架(SEAF),包括架構開發方法、架構內容框架、智慧教育業務參考模型、智慧教育應用參考模型、信創技術參考模型和信創運營參考模型六大部分內容。該架構框架可以為智慧教育(教育機構的數字化轉型)和教育信創(教育機構的信創化轉型)提供系統性的方法論指導。
《白皮書》共分為八大章節:教育信創的背景、教育信創的目標與指導原則、智慧教育的架構框架、教育信創的技術體系、智慧教育與信創化轉型、高校信創體系建設、教育信創的實施方法及教育信創的保障體系。
《中國智慧教育白皮書-基于信創體系的智慧教育(2022)》